在宇宙的邊緣究竟有什麼?
在宇宙的邊緣究竟有什麼?
我們的宇宙不停地膨脹,且根據過去20 年來的觀測,我們認為宇宙膨脹的速度越來越快──這就不禁讓人想問:宇宙究竟往何處膨脹?在宇宙的邊緣又有什麼?
技術上來說,宇宙沒有邊緣。若以我們的星系為中心往外看,只能看到約460億光年內的天體;此即可觀測宇宙,直徑約920 億光年,而自大霹靂以來,光線能傳遞到地球的最遠距離便是460 億光年左右。但在這之外,可能還有更多的空間、星系、恆星和行星。可惜的是,光速有限,所以我們永遠無法看到此界線外的事物。
隨著宇宙不斷地膨脹,星系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;此狀況可比喻為:有顆畫有許多點的氣球正在膨脹(每個點都代表一個星系)。從氣球上的任一點來看,都會發現其他的點正在遠離。宇宙沒有邊緣,因為空間本身就在膨脹;它並未往特定的方向膨脹,就只是越變越大。
研究宇宙的邊界
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最遙遠星系是GN-z11,來自此早期星系的亮光於134 億年前(僅是大霹靂後的4 億年)發出。遙遠星系在遠離我們時所發出的光線會產生紅移,藉由觀測此變化,便可測量位於宇宙邊緣的星系;但這並非技術上所能見到的最遠天體。其實我們能看到宇宙在大霹靂後的38 萬年時所留下的殘餘物:宇宙微波背景(簡稱CMB)輻射──宇宙快速膨脹冷卻後留下的餘熱。
宇宙只是張立體圖像?
「我們的三維宇宙可能只是在二維空間上的投影」──這種說法聽起來雖有點匪夷所思,但仍不乏支持者,儘管我們並不曉得這究竟是不是真的。
上述概念源於嘗試結合量子理論和重力的全像原理(holographic principle);此理論認為,整個宇宙可能只是一個在宇宙地平線上的投影圖像;根據此理論,真實的宇宙其實是個二維平面,而我們則是真實宇宙的三維投影。此想法源自弦論(string theory)──重力由振動的細弦組成。這些細弦可能包含三維物體的資訊,這代表三維宇宙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。
可惜的是,我們無法確定這是否屬實;對我們來說,全像宇宙和一般宇宙可能看似完全相同。或許我們只能透過量子尺度的實驗來窺知一二,但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知道,我們是否只是立體圖像;這也是全像宇宙的概念始終存有爭議的原因。